Search

發音練習

  • Share this:

你所不知道的居家護理師,訪視除了換管,我還要為了找回個案的功能做很多努力。(長官不會知道,只會問:妳病人又沒有特別多,為什麼訪視時間需要那麼久?)這麼多年我也習慣背著黑鍋,只要病人能進步,我無所謂,我的人生不需要那些人肯定,自己肯定自己就夠了。有人曾問:放假就休息,為什麼要去上那麼多研習會?六年換證需要150小時在職教育時數證明,前一次換證我六年累積有760小時……屬於很會玩樂又很愛上課的那種怪咖,充實自己才能造福更多人,何樂而不為?在學習過程自己也很快樂,看病人穩定好轉也很快樂,人生不就是要做點對人有意義的事,對吧!那是自我實現的另一種方式,忙碌且快樂🙃😃😊

這段廢話太多,今天重點不是這些😅

研究發現:咀嚼除了與牙齒顆數有關之外,舌頭、嘴脣、下巴和雙頰肌肉(咀嚼肌)的力量也很重要。除了牙齒保健外,平常也要鍛鍊舌頭、雙頰的咀嚼肌。在居家訪視我最喜歡給個案功課:發聲練習和頸部運動
為了維持吞嚥功能,必須巧妙使用牙齒、舌頭、嘴脣、咀嚼肌。咀嚼→在口中製成食糰→把食物送入喉嚨深處,這一連串動作,就和發聲練習一樣,要用到舌頭、嘴脣、咀嚼肌,所以發聲練習有助於鍛鍊咀嚼力。另外動動舌頭,鼓起臉頰,也有運動的效果。

上個月收一位中風新案,70多歲的阿伯意識尚清楚,應對反應也不錯,評估狀況屬於可以努力讓吞嚥功能進步,嘗試移除胃管的族群,我請太太與印尼阿蒂小姐配合我一起幫助阿伯執行日常訓練工作,每天(進)灌食前都要練習發音pa ta kr la數次,並執行臉部按摩,促進肌肉功能。今天我一進門,阿伯就反覆唸著幾個發音,雖然不是很正確,但表現真的很努力。雖沒辦法馬上移除管路,希望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指日可待。

我對每位個案都如此,儘管嚴格囉唆但可以掏心掏肺,像家人一樣。
#發音練習
#帕踏喀啦,把這四個音念正確,看看自己的嘴型肌肉與舌頭是否有運動到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護理師做一些與護理有關與無關的事情,這就是組頭人生,你開心我快樂~
View all posts